产教融合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研究探讨>>正文
构建“产教融合矩阵”,探索产教“真融真合”
2020-04-21 10:21   光明网-理论频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伴之以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成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肩负着为国家尤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秉持“紧靠行业,服务企业;产教协同,研创合一;开放包容,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尤其是 2017 年搬迁至“金海”新校园以来,立足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南产业集聚区)办学,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大力推进“校政行企”务实合作,全面加快现代学徒制改革步伐;积极构建以特色产业(企业)学院为诸元的“产教融合矩阵”新平台,不断深化“引企入教”“施教入企”的改革与实践;坚持“项目和资源从生产一线中来,成果和人才回到生产一线中去”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思路,形成了“以产兴教”“以教强产”的良性互动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

从“融入”到“融通”:构建“产教融合矩阵”

一、聚焦长效机制,构建“58 同城”产教融合矩阵。主动出击发力才能“融入”。一是搭建“一中心两平台”融合载体。学校自 2017 年搬迁至“金海”新校园以来,主动适应变化和担当作为,加快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联合经开区管委会、行业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推进实体化运作平台建设,成立“浙南产教协同发展创新中心”,下设“产业学院”和“金17海匠谷”两大载体,统一协调管理全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匠精神、技能文化教育工作。二是构建“58 同城”产教融合矩阵。按照“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思路,组建八大特色优势专业群,对接省、市和经开区典型产业或其集群,与产业群或产业链中知名企业共建“汽车学院”“智能电气学院”“旅游航空学院”“电竞学院”“东方得尔乐新餐饮学院”“东方绿康健康管理学院”“心丝路跨境电商学院”“新道会计学院”“东方南华机电学院”“温州供应链学院”“温州民政管理学院”等 10 多个特色产业(企业)学院,构建形成“58 同城”产教融合矩阵。同时,发起成立了“浙南产教融合联盟”及其学术委员会,建立章程和相关制度,强化产教融合问题研究和学术探讨,以共商、共识、共举促进“校政行企”实质性合作和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三是创新政策联动保障机制。通过不断加强、改进和落实有关政策,加快融合进度,逐步形成校内外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学校对参加“2+1”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的学生额外给予 2500元/生的培养经费,企业则按每年实际接收的学生数,提供 1000 元/生的培养经费;经开区管委会则提供 20 万元/年的工作经费确保浙南产教协同发展创新中心的基本运行,同时为学生在经开区企业顶岗实习提供实习补贴,对在经开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奖励,也为企业员工参加技能培训、考证等提供补贴,并为学校产学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等提供全方位支持。

二、聚焦产业发展,带动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整改变才能“融通”。一是主动调整专业布局结构,确保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瞄准浙江建设“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和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三大战略定位,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脉络,面向民营实体经济振兴所需,主动对接数字经济、先进装备、智能制造、旅游航空、民政养老、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18产业发展,确立“削枝强干、强化特色”的专业优化调整和集群化、特色化建设发展思路,精减发展目标不明确或办学水平较低的专业,倒逼专业设置“市场化”改革、专业建设“数字化”改革、课程体系“模块化”改革、人才培养结构“供给侧”改革,推动实现“把学校建在开发区,把专业建在产业上,把课堂设在车间里,把毕业生留在企业,把创业梦想落在岗位上”的职教高质量发展梦想。二是主动调整办学方式和机制,为企业参与职教开拓空间。产业发展是职教发展不竭的源泉。职教失去产业依托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为此,我们以产教融合矩阵中的产业学院、企业学院为依托,深化“引企入教”和“施教入企”改革,主动拓宽企业参与教育

教学的渠道,将企业、职场和岗位的用人施才要素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强化校企联动和协作,配齐师资和管理力量,着力构建“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和实践教学资源→校企共同建设实习见习就业基地→校企共同举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校企共同实施毕业生质量调查”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规格与社会企业需求无缝对接、精准合轨。三是主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作用。实施“企业导师”育人项目,聘请思想政治过硬、管理经验丰富、技术技能娴熟、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管理或技术人员担任学徒制师傅、“企业导师”和产业学院院长,开设“企业课堂”“实训车间”“实习工坊”,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课程实训、岗位见习和生产实习,学习并掌握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本领。通过浙南产教协同发展创新中心、浙南产教融合联盟引入百家名企,实施“三名工程”(名企、名师、名讲堂),举办“金海匠谷”系列技术讲座和学术报告会,培养学生“金蓝领”“金

银领”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截止目前,已有不同产业领域的 60 多家“深度教育合作型企业”(产业学院合作企业)加盟,从中聘请企业名师名家 30 多人参与教学与管理。“金海匠谷实践育人示范基地”被19评为浙江省高校实践育人示范载体。

三、聚焦产业所需,通过产教融合培养职业适应性人才。主动适应满足才能“融合”。首先是强化“适需育才”。贯彻选择性教育、适应性教育思想,落实“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在试点基础上全面实施“2+1”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培养。具体做法是,对三年制高职学生,要求其前 2 年在校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最后 1 年(9 个月以上)在企业完成入职培训、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对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学生,除了全程介入中职阶段教学以外,还通过“研学实践”形式穿插贯通和提早开展高职阶段教育,并要求高职最后 1 年有不少于 6 个月的入职培训、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实现“学校—企业”双主体有效联动育人,结合学校教学规律和企业人才需求实际,按照“政府主导、学校组织、企业参与”的形式,提前一年(二年级结束之前)召开区域性大型人才供需对接会,提早让企业介入人才选拔和培养,提早让临近进入毕业年级阶段的学生了解、认识和熟悉企业,有效提高了人岗选择性、匹配度和就业稳定性,受到了广大企业和毕业生的普遍欢迎。自 2018 年全面实施“2+1”现代学徒制改革以来,2019 届毕业生(2016 级)参加顶岗实习比例达到 74.2%,2020 届(2017 级)则达到 100%。调查显示,近年来学校有三分之一的温州本地生源,保持毕业生留温就业率接近 50%;不仅学生对实习所在行业企业的认知程度、满意程度和留企就业的积极性都有普遍提高,而且企业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培养期待和使用期望也都有很大提高。这些措施很好地助力地方合作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解决“招才难、育才难、留才难”和“技术技能人才荒”的问题,得到温州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批示。其次是强化“包容聚才”。利用学校办在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和面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学科专业特色优势,以物理空间的开放、聚合20促进人才要素的包容、集聚,通过与市政府有关部门、经开区管委会、行业协会、龙头骨干企业合作共建工作坊、工作站、实验室、研究所、研究院等方式,以用为本,不拘一格,主动招才引智、聚能汇力,积极开展新兴应用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引领产业技术创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包装印刷技术、供应链技术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在地方相关行业产业中已形成一定影响。面向全校师生和经开区企业员工,每年举办 10 场以上的“金海论剑”系列学术报告会,同时与经开区政府和行业企业联合定期举办“金海论剑”职业技能大赛,强化企业在岗职工和在校生职业技能培训,挖掘、培养、吸引、汇聚区域内各类产业和广大企业急需的实用人才。与温州市瓯窑学会合作成立“瓯窑学院”和“瓯窑研究院”,打造集瓯窑收藏保护、学术研究、传承发展、创业创新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创平台和文化育人载体,获批省级“众创空间”和全国“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与温州韩商会和韩国朝鲜大学合作举办“韩国语学堂”“温州世宗学堂”,为社会企业培养通晓韩语的国际化职业人才,促进中韩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发展。

从“融通”到“融合”:“真融真合”任重道远

产教融合的要义在于“真融”“真合”,核心在于供需无缝对接、资源有效转化、价值平等交换和利益公平共享,关键在于资源、平台、制度、政策、体制和机制等要素的系统化设计、体系化建设。但根据我们的实践探索,就目前困扰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现实问题来看,主要还存在着产教融合的理念共识并未全面达成、政府部门间缺乏相互主动协调、企业主体参与职教内驱力不足、学校自身内功不强等堵点难点痛点,破解这些堵点难点痛点,需要社会、企业、政府和学校多方面同向同行、联手协作,需要理念共识、制度政策、体制机制等各要素同轴共振、统筹协调。

一是要下好治理“先手棋”,构建融合发展长效机制。产教融合过程是一个资源配置重构与协同的过程,存在牵涉部门单位比较多、利益交织相对复杂、信息资源往往不对称等问题。做好产教融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政府主导、学校和企业双主体推动实施的融合格局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存在教育与经济、供给与需求等方面“两张皮”的现象,因此期待未来在制度政策设计与引导、管理机构改革与设置上有进一步的举措。建议各级政府设立专门领导小组、委员会或办公室进行集中统一协调管理,打通现有部门、单位和政策间的利益壁垒,消除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查找和补齐短板,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政策供给,构建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提高产教融合工作的治理能力。另外,在各级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中,应把产教融合的质量、水平和效益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二是要建好利益“强磁场”,增强融合发展内生动力。产教融合是一个多元主体之间利益博弈、求同存异和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学校和企业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两大利益相关者,思考问题和利益评价的出发点

尽管有所不同,但对于人才、技术和文化,两者都有结合点。教育的价值在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及人本身个性发展的需要。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教育的要求、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正在推向新高度。产教融合是达到这一新高度的优择途径。产教融合需要企业成为教育主体之一,企业投入与收益若不成比例,企业内驱力就不足,积极性就不高,容易成为“冷端”。好比“热电偶”,测温时“冷端”需要作必要补偿。建议从企业信用约束、落实财税和用地政策、强化金融支持、人才和人力资源保障、建立公平合理的购买服务机制等多方面强化系统性的资源支持。例如,将校企双主体或“校政行企”多元产教融合项目(工程)列入各级政府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年度预算;根据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效度和业绩,加强财政资金直接补助引导及支持,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设立开放的政府产教融合专项引导基金和科技、教育专项研究计划,增强22产业界融入教育界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

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动力。同时,要以产教融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加大对地方本科院校尤其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产教融合的业绩考核,以服务贡献的能力水平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根据业绩提高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生均拨款水平,特别要加大对民办职业院校和独立学院的激励和支持,保障其生均办学经费不至于太落后于公办学校,引导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做服务和贡献。

三要打好政策“组合拳”,打造融合发展优良生态。要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 6 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组合拳基础上,进一步将产教融合确立为国家教育基本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产教融合促进法及其地方性法规。特别要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互补性制度,提高制度政策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提高其兼容度和粘合度,提高其效用和回报。相关制度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要使产教融合的利益攸关各方“看得见”“够得着”“用得上”“能用好”,既能“顶天”又能“立地”,真正能起作用和实效。要着力给行业协会、产教联盟等社会组织赋权赋责赋能,提高其积极性和参与度,加大其发言权和指导力,强化其在应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尽快研究出台国家产教融合促进法和地方性法规条例,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地区、产业集群(基地)、行业和企业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建设一批“产城人”“产学研”“教研创”深度融合、共促发展的特色产业基地或“特色小镇”。要赋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探索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自主招生改革和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有效途径和务实办法,积极推广“厂中校”“校中厂”“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和“产业学院”“企业学院”等新型办学模式,促进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资源的相互贯通、双向发力和全方位融合,形成生机勃勃的产教融合发展新气象。

关闭窗口